2018-12-11 3535次浏览 来源:www.schalod.com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般来说,普通离心泵不具备排出进水管的能力。而自吸泵可以在不借助外部辅助装置的情况下排出泵的进水管。对于其他离心泵,如果液位低于泵的入口,底阀必须安装在离心泵的入口,当启动泵时,泵必须充满水(即入口管道和泵壳充满水),或者真空泵(涡轮)用于泵送真空,外部设备用于在入口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大气压力可以泵送水压。
自吸离心泵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易于维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自吸能力强。不需要在管道中安装底阀,只需要在工作前确保泵体内有固定量的液体。不同的液体可以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自吸泵。
(图为自吸泵)
自吸式泵的工作原理是在启动泵之前向泵壳中注水(或者将水储存在泵壳中)。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水流在叶轮通道中流向蜗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以打开入口止回阀,吸入管中的空气进入泵并通过叶轮通道到达外边缘。
自吸泵的自吸高度与叶轮前面的密封间隙、泵的转数、分离室中的液位以及其他因素有关。叶轮前的密封间隙越小,自吸高度越大,一般为0.3 ~ 0.5毫米;当间隙增大时,除了自吸高度之外,泵的升力和效率降低。自吸泵的自吸高度随着叶轮圆周速度U2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达到*大自吸高度时,转数增加,自吸高度不再增加。此时,自启动时间只会缩短。当转数降低时,自吸高度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吸高度也随着储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也不能超过分离室的储水高度)。
为了更好地混合自吸泵中的空气和水,叶轮的叶片必须更小,以增加叶栅的节距。还建议使用半开式叶轮(或叶轮通道较宽的叶轮),以便回水深入叶轮叶栅。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自吸泵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泵体由吸入室、储液室、涡旋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启动后,叶轮将储存在吸入室中的液体与吸入管道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中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夹带气体流向涡卷的外缘,在叶轮的外缘形成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和高速旋转的液体环。气液混合物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液分离室。
此时,由于流速突然下降,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体液体中分离出来,气体继续上升并通过泵体出口排出。脱气后的液体返回贮液室,通过返回孔再次进入叶轮,再次与从叶轮内部的吸入管吸入的气体混合,并在高速旋转的叶轮的作用下流向叶轮的外边缘......随着该过程的不断进行,吸入管线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气体排出,自吸入过程完成,泵开始正常运行。
一些泵的轴承体底部还设有冷却室。当轴承的温度由于轴承的加热而上升超过70度时,冷却液可以注入冷却室中,通过任何冷却液管接头循环冷却。自吸泵内部用于防止液体从高压区域泄漏到低压区域的密封机构是前密封环和后密封环。前密封圈安装在泵体上,后密封圈安装在轴承体上。当泵由于密封环的长期运行而磨损到一定程度并影响泵的效率和自吸性能时,应该更换它们。